close

  新聞深一度
  當事人“失語”、侵害方“恐嚇”、監管方“包庇”
  校園性侵案頻發背後三“推手”
  近年來,“校園性侵”案被頻繁曝光。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相關數據顯示,2013年,全國僅被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件就達120多起,平均不到3天就曝光一起。
  本該受到呵護的孩子們,卻屢屢受到傷害。記者調查發現,當事人“失語”、侵害方“恐嚇”、監管方“包庇”,已成性侵三大“保護傘”。
  性侵被“失語”“恐嚇”“包庇”掩蓋
  記者採訪發現,性侵案件當事人往往“失語”。2013年8月,在北京工作的程女士對安徽潛山老家幾個孩子說起“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,不保守壞人的秘密”時,一個14歲的女孩突然揭發“楊老師小學三年級時侮辱過我”,揭開了安徽潛山天明學校校長楊啟發對學生長達11年的性侵案。而在這11年期間,曾有人向警方反映楊啟發性侵某女生,但當警方調查時,女孩父母態度冷淡、拒絕取證,使事情最終不了了之。
 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婦兒心理法律咨詢服務中心曾在4年中受理兒童性侵犯個案29起,其中“私了”不成才公開的有7起,為孩子名聲及今後生活不願控告的有9起。
  廣東省政府督學鐘院生認為,長期以來,大家認為女孩子被侵犯是一種羞恥,會招致外人指責“不檢點”。因此一些受害人選擇緘默。要鼓勵受害學生舉報侵害人的不良行為,並防止她們受到“二次傷害”。
  “恐嚇威逼”屢屢成功。江西瑞昌62歲代課教師陶表功以“批改作業”等逼學生就範;楊啟發利用教師身份向受害學生進行欺騙、恐嚇;雲南性侵案受訪的一名學生說,許某某在當地是“大姐大”,不跟著去就嚇唬她們……
  因為被嚇唬就跟著走,因為輔導功課就容忍被侵犯,因為被警告“不要告訴家長”就真的閉口不言……歹徒為何能“輕鬆”實施侵害?華南理工大學法學教授徐鬆林認為,性侵案件受害學生年齡普遍較小,自我防範保護意識較弱,一些年幼學生根本意識不到這是一種犯罪。
  “內部處理”需要反思。一些學校在處理校園性侵案時,總有一種“家醜怕外揚”的“包庇”心理。湖南睿邦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明說,因為“師德一票否決”,一些地方在處理校園性侵案時,總想“內部處理”,迴避用法律解決問題,客觀上助長了一些教師實施犯罪時的僥幸心理。
  防範校園性侵不能止於“事後處罰”
  專家指出,治理校園性侵,製裁犯罪者、追責監管人、建立預防網、加強性教育缺一不可。只有防範的“天網恢恢”,受害兒童才敢說出“壞人的秘密”,校園性侵才能止於“事前預防”。
  性教育亟待加強。山東東平初中女生遭性侵的學校校長劉美福表示,學校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還是空白。當事人的母親坦言:從小關於性的話題隻字未提。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玫玫認為,有些家長覺得性是隱晦的,不能公開談。事實上,性教育越早越好。
  法律要畫出“底線”。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孔維釗、律師秦希燕等認為,與國外普遍嚴懲性侵兒童的做法相比,我國對性侵兒童的處罰力度相對較輕。應取消嫖宿幼女罪,凡是與不滿14周歲的幼女發生性關係,一律定為強姦罪,加重處罰;同時應該杜絕一些學校的“包庇”思維,打消犯罪者的僥幸心理。
  建立預防性侵工作機制。專家指出,我國一些性侵害案件的處理僅停留在“事後處罰”上,應該建立事前預防、緊急救助到事後治療輔導的預防性侵工作機制。“防範性侵害是一個系統工程,需要全社會一起參與,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。”
  據新華社
  (原標題:校園性侵案頻發背後三“推手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50patm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